在内蒙古,想要修复退化的土地,合理规划、科学地进行植被修复固然重要,但是光是植树种草可不够!想要维护修复成果,避免二次退化,得让当地社区从保护中受益,让当地居民积极主动地维护保护成果!
修复前的退化土地 图片来源:TNC
和林格尔古名“盛乐”,位于内蒙古中部,呼和浩特以南,这里曾孕育出灿烂的鲜卑文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这里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土地日渐荒漠化,风沙肆虐。六年前,一群人来到这里种下了近4万亩生态树,把绿色重新带回了和林格尔。为了维护保护成果,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都做了哪些社区工作?
修复后的沟壑 摄影:©TNC(汪卢弘)
这里的农田不用浇水
和林格尔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黄绵土为主的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很差。本来水资源就很短缺,但是传统农业还是每年抽取大量的地下水,以漫灌的形式进行农田作物的灌溉。
据调查,在和林格尔80%以上的用水是农业用水,而且几乎全部是抽取地下水!近30年和林格尔的地下水位下降平均超过15米。这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虽然也在当地推广过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但因为成本高及维护困难等原因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那么有没有可能不用地下水,只利用天然降水来种地呢?
你别说,还真的可能!2016年年初,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内蒙古农业专家在田间地头和周边社区做了实地调查后,决定用高产旱作农业技术来解决用水难的问题。做法其实不复杂,只需要将农作物种到垄沟内,再将地表覆膜 ,就能实现集雨增墒(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左边为采用新技术种植的玉米,右边为传统模式种植的玉米 摄影:©TNC(胡杨)
采用高产旱作农业的方法种地效果很好。和传统旱作种植技术种的地比,产量至少提高了30%-50%。即使不浇水,种出的粮食产量也能够与传统水浇地的产量持平,即旱田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水浇地的水平。
秋天收获的场景 摄影:©TNC(胡杨)
这里的玉米有点甜
在这里,传统农业的经济附加值不高,加上产量低下,单位面积的收益很低。农民为了保证收入,就开始超量使用化肥。但这样一来,农田质量就会下降。于是大家几年后就不得不开垦草地,进行耕种。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收入没提高,环境还被破坏了。
TNC的工作人员根据提高单位面积收益的思路,利用前期生态修复带来的庇护作用,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决定鼓励村民以土壤改良为基础,种植具有高附加值的鲜食玉米,来提高收入。
生态旱作农业的鲜食玉米 摄影:©TNC(林阔成)
我们采用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来种植玉米,通过深耕、不用农药化肥,全部施用农家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手段,保证了玉米的品质和安全。修复地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当地温差大等特点,保证了玉米的营养和风味。通过采取梯度播种方式,拉长了鲜食玉米采摘、供应的时间。修复地的鲜食玉米营养价值高,味道也更好。
常规玉米(左)与有机模式种植玉米(右)营养成分对比
摄影:©TNC(林阔成)
通过检测,与传统种植玉米比,用有机种植模式种出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13.2%、油酸含量高28.6%、亚油酸含量高15.2%、α-亚麻酸高20.0%。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甜糯玉米的主要风味物质总糖,含量高出67.5%!这种有营养、用心种出来的玉米想不好吃也难!好产品当然也有好价钱了,也就增收了。这样一来,老百姓逐渐意识到生态切实的关乎他们的生产,生态也需要他们的支持。
社区的玉米田 摄影:©TNC(汪卢弘)
这里的土鸡满地跑
和林格尔前期的生态修复中,柠条灌木林地及幼林地发挥着防风固沙、保持土壤的重要生态功能。这些修复的土地还能不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当然可以了!
工作人员们决定在这里养鸡!现在,有近3000只散养鸡在200亩幼林地里悠哉地生活! 林下有丰富的食物,它们不仅有柠条上面的种子吃,还有种类繁多的美味野草和昆虫来加餐。这些鸡不仅吃的好,还玩得爽,200亩土地任它们自由地奔跑。林下养鸡不仅让幼林地得到了有效地利用,纯生态养殖使鸡更美味,它们在市场上的售价比传统鸡价格高出一倍!林下养鸡让当地居民切实地感受到了生态修复带来的实惠,于是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林地的安全。这样一来,就达到了以林养牧、以牧护林的目的!
林下养鸡 摄影:©TNC(林阔成)
这里的羊群也用高科技
说内蒙怎能不说羊呢?毫无规划的放牧很容易导致草地退化,如果春天草刚发出绿芽,就被羊群无情的吃掉了,草地就很容易退化。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呢?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和当地牧民合作,把羊集合起来统一管理,羊倌按科学家制定的可持续放牧计划来放牧。羊倌在牧草初生的春季和成熟的秋季进行季节性的休牧,夏季依据草地长势再进行科学的划区轮牧。这样一来,草场就得到很好的休息,这么做既保障了牧户的经济利益,也保护了生态效益。
羊倌按照放牧方案进行有计划的放牧
摄影:©TNC(胡杨)
如果羊咩咩不听话,跑到别处吃草怎么办?别担心,在羊群的领头羊脖子上都佩戴GPS定位装置,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实时观测羊群的动态,知道它们有没有去不该去的地方觅食!是不是很厉害!
TNC工作人员正在给羊佩戴 摄影:周婧
监控系统截屏
这里的故事不止这些
从2015年开始,TNC内蒙古项目与生态修复地周边的社区合作,进行了6次自然宣教与技能培训,通过向村民介绍新农牧业生产技术,来减少发展过程中对已修复的保护地的破坏。通过介绍高效的科学方法提高村民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田间地头与村民培训新技术 摄影:徐伟栋
举个“栗子”,在和林格尔地区,降水多的时候正是作物生长的高峰期,也是需肥高峰期。TNC内蒙古项目专员就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大家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因为用这个技术既能减少化肥在土壤中的残留与流失,也能节省开销,可谓是一举两得!
测土配方施肥采集土样现场 摄影:李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