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系列 | 儿童博物馆:一件关于好奇心、游戏和学习的正经事

DATA:2019-12-13  浏览次数:191



        为推动中国本土儿童博物馆发展,本会资助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编译了《儿童博物馆建设运营之道》。该书既是一本指导手册,也是一本启发新思路的工具书,内容包括儿童博物馆行业的实操和标准以及一些成功案例。为正在筹建中的新儿童博物馆和已经开馆运营的场馆提供借鉴。

        从本期起,我们将从《儿童博物馆建设运营之道》一书中摘录部分精选内容,在“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系列”中陆续与大家分享。





以下内容摘录自《儿童博物馆建设运营之道》

第一部分第一章:P29-33


儿童博物馆:一件关于好奇心、游戏和学习的正经事

        如果事实是种子,可在日后产生知识和智慧,那么情感和感受就是孕育种子的沃土,而童年时光则是准备土壤的阶段。一旦情感被激发——对美的感受,对新鲜与未知事物的兴趣、同情、怜悯、赞叹或爱——我们就会想要了解那些撩拨我们情感的事物。而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些事物,它们对我们而言就多了一份恒久的意义。与其向孩子填塞他们还没有能力吸收的知识,不如为他们铺平渴望知识的道路。


—— 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

《惊奇之心》(The Sense of Wonder


        儿童博物馆是启发和培养终身学习的地方。儿童博物馆的根本使命是服务儿童,为儿童提供直接体验真实物品的机会,借此来滋养他们的好奇心。儿童博物馆强调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关注访客(儿童和家庭),重视情境式的互动展项,而相比之下,传统博物馆则更看重其保护、研究、永久收藏、展陈非触摸式展品的功能。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儿童博物馆中,访客以及他们的学习过程远比展品重要,场馆格外强调要给予访客接触展品并获取直接经验的机会,而不是展品的内在价值或相关知识。


        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儿童博物馆依然具有博物馆的一些特质。如果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Samuel Pierpont Langley)(他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担任史密森学会秘书长)泉下有知,一定会对儿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表示赞同。世界上第一家儿童博物馆——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诞生于1899年。在随后的50年里,几家儿童博物馆(包括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和底特律儿童博物馆)陆续创立,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自然历史藏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儿童博物馆最关键的演变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由迈克尔·斯波克(Michael Spock)领导的波士顿儿童博物馆重新定义了儿童博物馆应有的样子。为了让访客有机会自主学习并提升他们的参与感,斯波克引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情境式展项“探索秘密”,为访客提供了直接的互动体验。这些互动技巧成了当时儿童博物馆的标志性特点,进而发展出了全新的儿童博物馆。


640.webp (26).jpg

波士顿儿童博物馆


        过去20年里,儿童博物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美国内外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一项非正式统计显示,今天的美国儿童博物馆数量比1978年时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了近250家,而且这其中的许多家都计划在近期搬迁或扩建。另外还有更多场馆尚在筹建阶段,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正式开馆。由于普通民众的支持,儿童博物馆成了博物馆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人们想要建立儿童博物馆,往往是因为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在其它地方见到了儿童博物馆,并希望自己社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类似的场馆。


儿童博物馆为什么受欢迎?


1

各类群体都对儿童博物馆充满兴趣,尤其是那些以前不太喜欢去博物馆的人,其中包括不具备专业背景知识的(儿童或成人)和不懂英语的人。

2

家长想为孩子寻找高质量的活动,同时希望自己能够和孩子一起参与,享受亲子时光。

3

在美国,很多人都对正式教育领域的一些做法感到不满;儿童博物馆为儿童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可以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而这是其他地方做不到的。

4

在儿童博物馆里,我们经常在临近闭馆时看到有孩子因为不愿离开而哭闹,由此可知,他们是由衷地喜欢这里。

640.webp (27).jpg

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



基本概念


想要理解儿童博物馆的本质,首先要了解以下这些概念和问题:


        游戏的价值、游戏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无论对儿童还是成人来说,游戏都是了解新事物的重要途径。是否会玩儿对科学探索和各种形式的创新都至关重要。儿童博物馆将游戏的理念融入学习的情境或过程中,彰显了游戏对学习的重要价值。游戏贯穿于儿童博物馆的空间、氛围、展项和活动中,这不仅是场馆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也是“激发好奇心和鼓励学习”的必要条件。场馆应该重视而不是轻视游戏的价值,游戏并不会影响展项的学习价值,将游戏融入设计进而形成富含教育内容的“简洁”展项是最理想的,但却并不容易。


        与观众合——儿童博物馆要敞开怀抱,倾听访客的声音,在努力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同时,真正做到兼容并包,在了解访客兴趣的基础上满足访客的需求。儿童博物馆要与儿童建立起全新的合作关系,努力打造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馆长彼得·史特林口中的“孩子自己的博物馆,而不是我们为孩子设计的博物馆”。很多儿童博物馆都建立了儿童顾问团;参与青少年志愿者计划的孩子与场馆工作人员、访客并肩协作,参与展项和活动的开发、策划和实施工作;孩子们还帮助场馆工作人员了解自己对哪些东西感兴趣,场馆因此不再沿袭固有的由成人为孩子选择藏品的做法。


        展项相关的儿童早期发展理论——当场馆的所有展品都要服务于儿童的发展需求时,我们在特定时期对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解会影响场馆的整体策划。皮亚杰的理论强调直接体验(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建立认知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不仅对现在的儿童博物馆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成了展项开发的理论基础。“发展适宜性”已经成为展项设计的基本要义。


        然而,随着我们对儿童的成长和学习的深入理解,儿童博物馆也在发生变化。场馆在策划展项时,努力兼顾多种学习方式,运用不同的展示技巧来激发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定义的多元智能。在瑞文·费厄斯坦(Reuven Feuerstein)和维果斯基(Lev Vygotsky)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儿童博物馆在策划体验时,会有意识地鼓励成人、儿童及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激发情感的布展策略——激发访客对展品产生情感是学习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博物馆会非常自然地将这一策略融入到展览策划中。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认为,通过把物品与一个人的记忆、感受或想象联系起来,可以将物品转化成对这个人有意义的东西。这一理论在儿童博物馆中的应用体现在基于情境的展览环境上——将展品放在真实的环境中,让访客能够通过相关的事物以更加全面的方式来体验展品。儿童博物馆努力把展品的知识和其情感意义联系起来,正如本文开篇中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所说的那样。


        馆校合作——作为非正式教育资源,儿童博物馆会根据学校的课程大纲来调整场馆的活动和展项,并与学校教师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正式教育提供有益补充。很多博物馆会举办教师培训工作坊,邀请教师成为场馆的顾问。一位公立学校的教师曾说:“我相信儿童博物馆会根据各年龄段的发展需求来设计展项。场馆工作人员了解小学二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很多支持动手体验的展项都非常符合学校的课程大纲。”


        内部管理——很多儿童博物馆的管理都像大学里一样,强调团队合作,尤其是与展项相关的问题。展项开发的大部分过程都由一个团队参与完成,这个团队通常由一位场馆教育人员来领导,他也负责“指导”展项设计。这与传统博物馆教育人员通常被弱化的角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敏感问题——很多儿童博物馆的展览都涉及敏感问题,因为场馆认为自己有责任让观众了解这些问题。儿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经常探讨场馆的社会责任,讨论场馆在影响儿童生活的问题中应参与到什么程度。艾滋病相关的教育内容经常包含在以健康为主题的展览中;很多场馆都提供了关于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展览。另外还有一些展览涉及死亡、临终、大屠杀、和平、冲突、青少年相关问题(毒品、早孕、不良行为等)、家庭结构(包括同性父母)、歧视和种族主义等。



新发展


儿童博物馆领域有很多重要的新发展,其中包括:


        对儿童博物馆学习价值的研究——教育工作者、著名的学习理论家和儿童博物馆从业人员正联手对非正式学习展开具体深入的研究。


        在服务青少年——博物馆一度流失的观众群体——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其中的成功典范包括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的探索中心(该展区的内容和活动由青少年自己主导)和波士顿(儿童博物馆)的俱乐部(这里已经成了青少年周末晚上的热门聚集地)。


        尝试学校的组织形式——一些儿童博物馆与开端计划建立了合作,利用场馆的资源为儿童组织课程。“青少年,动起来!”(YouthALIVE!)一类的博物馆活动让年龄大一些的问题学生有机会进入场馆,参与各类工作,通过服务来学习。



结论


        现在儿童博物馆仍是新兴事物,其特征和形式都在不断变化。一些儿童博物馆从业人员推测,待发展成熟后,儿童博物馆将成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首都儿童博物馆的前任馆长安·列文-贝纳姆认为,“儿童博物馆为设计学习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在儿童学习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于学校和传统博物馆。”博物馆领域普遍认为儿童博物馆将成为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未来儿童博物馆将如何应对挑战,发挥自身潜力,我们还需拭目以待,但儿童博物馆带给我们的“惊奇之心”却处处可见。


本文经《策展人》(35/1:21-27)授权重新刊印。版权归美国自然博物馆所有(1992年)。本文也曾发表于《手牵手》1992年春季刊。


琳达·艾得肯(Linda Edeiken)是《手牵手》的创刊主编和发行人。




640.webp (28).jpg


书名儿童博物馆建设运营之道

编著:美国儿童博物馆协会

编译: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在本书中,我们试图找出筹建过程所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向创建团队建议的最佳实践对已开放的儿童博物馆也有借鉴价值。因此,本书也成为关于这个课题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文集” —— 本书编辑玛丽·马赫(Mary Ma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