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由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资助的ELE童博汇·网络研讨会(2020年第3期)顺利举办。本期会议以“博物馆+STEM教育”为主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邀请了美国纽约州伊萨卡市科学中心创始馆长查尔斯·特劳特曼、中国科学技术馆展览教育中心主任齐欣、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鲍贤清和研究中心主任张旎,与近200名国内博物馆同人及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幼儿教师、家长分享了STEM教育的内涵和博物馆实施STEM教育的路径。
嘉宾
查尔斯·特劳特曼 Charles Trautmann 纽约州伊萨卡市科学中心创始馆长
齐 欣 Xin Qi 中国科学技术馆展览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
鲍贤清 Xianqing Bao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教授
张 旎 Ni Zhang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主讲嘉宾发言
作为本次网络研讨会的主讲嘉宾,查尔斯·特劳特曼博士向参会者分享了他对STEM教育的理解,展示了十四个STEM与博物馆展项结合的经典案例。
研讨嘉宾发言
在这一环节,两位中方嘉宾——齐欣老师和鲍贤清老师,针对查尔斯的发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参会者分享了各自在博物馆STEM教育领域的经验与思考。
在发言中,齐欣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科技馆一线工作经验,阐述了自己心目中的STEM教育,并分享了中国科学技术馆STEM教育活动的设计理念。
鲍贤清老师在发言中对比了在学校开展STEM教育和博物馆STEM教育的差异,同时重点阐释了在博物馆STEM教育中,家长这一角色的重要性。
开放式讨论
在开放式讨论环节,四位嘉宾共同围绕参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答疑与探讨。
Q:面向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开展STEM教育有什么不同?
查尔斯·特劳特曼:面向学龄前儿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兴趣作为出发点。我刚刚在演讲中提到,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内容并不重要,不要对他们进行说教,也不用教他们一些具体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学习的过程以及思维方式的培养才是更重要的。家长都知道,孩子年龄越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越短,所以想要与孩子成功地互动,就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
Q:相较于学校,博物馆开展STEM教育有哪些优势?博物馆应如何和学校开展合作?
鲍贤清: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现象。当我给中小学老师做关于STEM的分享时,他们通常会绞尽脑汁地想,这个学科怎么能和其他学科做跨界整合;当我给幼儿园的老师和园长做分享时,他们听着就觉得很自然,因为他们觉得幼儿园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STEM,都是整合的内容。
说到博物馆,我觉得博物馆开展STEM教育是有天然优势的。博物馆从策展到活动都是主题式的,每个展品都可以挖掘出STEM的元素。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情景化的空间环境,体验式和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利用好原本的展品去开发体系化、项目化的教学活动。另外,学校的STEM也应该开发更多hands-on(动手操作)的内容,鼓励孩子动手实践,但据我了解,学校目前没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动手机会。我希望博物馆在开展同类活动时,能够和学校有所差异。
关于后面馆校合作的问题,站在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很希望博物馆能提供活动和课程的对接。老师的诉求是,希望在开展基础性课程时能够用好博物馆的资源,他们需要很多支持。如果博物馆能提供这些支持,就能给老师很大帮助。另外,博物馆也可以提供一些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现在上海的一些博物馆就已经有面向中小学老师的培训项目了。馆校结合不是老师简单地把学生带到博物馆就可以了,如果博物馆能和学校老师进行合作,会带来更大的帮助。
Q:博物馆应如何面向家庭开展STEM教育?
齐欣:中国科技馆这些年在亲子活动方便做了一些探索。在前期,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家庭观众对于科技馆、博物馆来说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现在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科学素质的培养,愿意拿出时间陪伴孩子。家庭观众的独特性在于,他是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背景和生活背景的学习者组成的团体,我们要为来到科技馆的他们提供独特的体验。所以,我们设计亲子活动时,重视主体的多元性和主体之间的互动性,目的是要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探索,勇于提问。另外,我们希望通过帮助家长理解科技馆的理念和方法,让他们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展品设计时,我们也花了些小心思。我们每件展品的上方都有两个说明牌,一个是给孩子的,用于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在旁边较高的位置上是给家长的说明牌,目的是引导家长给予孩子更深入的、拓展性的指导。
在亲子活动开发方面,我们也形成了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我们的小鬼科学家系列亲子活动,包括游戏闯关、动手制作、科学实验等形式的活动,涉及了宇宙、机械、体育、海洋、动物等主题,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通过亲子交流互动,让孩子在其中感受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其创作、探究科学的习惯。
Q:除科技馆外,其他类型的博物馆是否也可以开展STEM教育?
张旎:刚刚查尔斯分享了STEM的几个层面,包括事实、程序和思维习惯,其实最后落脚点是第三层次“思维习惯”,我们不应该把STEM局限于学科知识的层面。儿童博物馆中有各种各样的教育内容,所以可能大家认为它比较适合做STEM或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但其实,如果我们博物馆教育人员自己有了STEM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在各类场馆中,利用各种展品,把这种思维习惯设计到教育活动中。它不止局限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分学科教学,而是这种思维习惯可以通过现有的藏品为孩子提供学习机会。STEM是一种思维习惯的养成,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通过这种学习,能让孩子获得好奇心、创造力、合作力、想象力,这些是不分场馆的,不是只有在科技馆才能做的。在任何场馆,当教育人员有了这样的思维习惯,有了创造力、好奇心、想象力,他们就有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出这样的活动,这才是最大的挑战。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但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这样的思维习惯,就无法培养孩子。
Q:STEM主题和艺术、文化、历史等内容能否结合,是否有一些案例可以分享?
张旎:其实别人的案例都是基于自己的藏品资源来开发的。我们要了解自己有什么,可以做什么。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场馆里有一个古代的建筑或工具,这个藏品本身就是一个好的资源,我们可以让孩子思考,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展品,制作者当时是如何考虑的,他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后来做了什么样的改进。这些展品都是STEM学习的资源,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吸取精华,然后进行新的发明创造。
Q:怎样使博物馆的STEM教育更有温度,更有人文气息?
鲍贤清:我想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温度。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首先,现在很多人都在提STEAM、STREAM,这里面的A其实不是简单的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在英文里,A还可以表示Liberal Arts(人文学科)、Language Arts(语言艺术学科)。我更愿意把A理解为广义上的人文、美、同理心。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设计思维”,当我们给中小学设计STEM课程时,我们会把“设计思维”引入进来,它强调对同理心的培养,我觉得这就是很有温度的方法。在STEM项目中,我们会让孩子给一些特定的人群设计产品、内容。我们会发现,学生们的作品都是很有温度的作品。另外相关研究发现,在小学阶段,女生对于工程、编程类的兴趣和男生有所差异,所以我觉得这个“A”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吸引女生参与到STEAM的学习中来。所以博物馆在设计STEM活动时,要将艺术、人文和科学、技术一起考虑,要设计出有温度、有“颜值”的活动,把工程思维、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在一起。
Q:疫情期间,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博物馆可以面向儿童开展哪些STEM教育?
齐欣:针对今年的疫情,我们希望给孩子带来一些新冠疫情方面的,他们可以理解的活动。一方面,我们开展了线上的实验挑战赛,通过让孩子在家中设计与生物、病毒相关的小实验,探索病毒传播的过程。我们总共征集到了4000多个作品,然后进行评选,并公布出来。让孩子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病毒如何传播,以及该如何防护。
同时,我们还开发了“我是病毒”的小型主题展览,通过互动参与体验,告诉孩子病毒是怎么回事,它到底可不可怕,我们要不要“谈病毒色变”,这些活动都是为了舒缓孩子的焦虑情绪,让他们正确地认识病毒。我们还设计了一个“萌娃百问”的环节,孩子们可以直接向科学家提问,从而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
另外,我们还结合这项展览,开发了“病毒星球”的教育活动。在其中,我们结合了戏剧的理念和手法,让孩子参与角色扮演,通过戏剧的冲突,让他们了解病毒的传播方法,知道什么是超级传播者,然后了解我们该如何抵御病毒,这一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Q:STEM主题是儿童博物馆的标配吗?业界有哪些STEM教育做得有特色的儿童博物馆?
查尔斯·特劳特曼:确实有很多在STEM方面做的很好的儿童博物馆,他们虽然不是科学馆,但是已经把STEM融入到他们日常的活动和展项中。我准备的一个短名单,里面有几家美国的儿童博物馆,他们在做STEM教育方面非常出色,大家可以通过网站,了解他们设计的活动和日常的展项。
1. Sciencenter, Ithaca, New York
www.Sciencenter.org
2. Marbles Kids Museum, Raleigh, North Carolina
https://www.marbleskidsmuseum.org/
3. Children's Museum Pittsburgh,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https://pittsburghkids.org/
4. Denver Children's Museum, Denver, Colorado
https://www.mychildsmuseum.org/
5. Bay Area Discovery Museum, Sausalito, California
BayKidsMuseum.org
Q:如何对儿童通过STEM学习建立的思维方式进行测评?
查尔斯·特劳特曼: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有短期的方法,也有长期的方法。首先,如果以短期的测评方法来评估,对于非常小的孩子,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是否投入,是否有参与感,是否能融入到活动中,是否会问问题,是否觉得无聊就走开了。如果以长期的测评方法来评估,我们会对已有多年参观博物馆经验的高中生进行访谈,我们会通过问问题,检验我们之前做的工作是否奏效,是否能得到认可。
(关于这些方法,查尔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单和一些文章,未来我们将通过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分享给大家。)
张旎:研究中心前两年曾和哥伦比亚大学一起在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实施过一个项目,测评长期来馆的孩子,他们在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方面是不是有一些变化。研究发现,这些孩子的相关能力确实有很大不同。刚刚我们讲到思维习惯,它有很多维度,如果要在每个维度做量化研究,就要有一些量表,做测评也有很多研究方法和手段,大家也可以采用。刚刚查尔斯讲到的质性研究方法也特别好,它是一个综合的研究方式,这方面的文献也是有的,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检索。
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深入理解儿童博物馆的理念,了解世界各地的前沿研究和最佳实践,研究中心计划在2020年举办四期网络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与国内同人展开对话。
目前,前三期的网络研讨会已落下帷幕。第四期网络研讨会以“博物馆+家庭学习”为主题,将于12月举办。
欢迎密切关注研究中心公众号的信息,或添加下方CMRC助手微信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