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COP15|NGO平行论坛承诺25.5亿,响应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DATA:2021-10-16  浏览次数:23

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在COP15大会第一阶段闭幕式上,中国非政府组织代表发言,宣读了NGO平行论坛的共识、对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建议等。发言代表还提到首批机构率先承诺未来10年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约25.5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及全球开展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修复,并促进约1000万公顷保护地提高保护效率、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等,响应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老牛基金会参与承诺及倡议。

微信图片_20220413091256.jpg


除参与承诺及倡议外,老牛基金会参与了NGO平行论坛主题论坛并分享了相关观点、案例和行动。

民间力量在非国家资助贡献中的作用讨论圆桌对话

该环节,安亚强与南美、欧洲,东南亚,桃花源基金会,腾讯,妇女及青年人等各组织/机构的代表共同讨论各自前沿的观点及具体行动。

微信图片_20220413091306.jpg


安亚强分享了本会在湿地保护方面的行动及规划。2014年,老牛基金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保尔基金会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合作开启了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主要是系统梳理中国滨海湿地现状,科学分析沿海水鸟栖息地保护的优先区和空缺,从而为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的战略及优先行动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


2015年10月,项目发布《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提出了6条主要结论及建议。其中之一:大范围的围垦和填海是造成中国滨海湿地锐减的主要原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也是对项目成果的肯定。此外,项目识别确定107块尚未纳入保护体系的重要滨海湿地其中包括水鸟栖息地、沿海软体动物栖息地、红树林、海草床等代表性生态系统。在成果发布后相继得到了有效保护。

1649812489102200.jpg
1649812513870274.jpg


为进一步落实《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2017年,本会相继启动了《中国红树林保护及恢复战略研究》及“中国沿海水鸟及其栖息地数据集”项目,推动建立首个政府与公益组织共建共管、第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湿地类型公益保护地--海口五源河湿地公益保护地,以此推动中国滨海湿地保护。


关于未来的打算,他提到:2021年9月,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司指导下,老牛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合作方发起黄河流域湿地保护战略与优先行动。希望为“十四五”期间湿地保护率从52%到55%做出贡献。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为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资金机制与实践讨论

全球正在发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日渐稀缺的淡水资源、不稳定的粮食供给和越来越旺盛的能源需求,迫使人类必须提高应对能力,维持全球气候稳定。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简称NbS)正是解决这些危机的良方。2010年开始,基金会并将NbS有关理念融入环保项目,基于气候变化与气候适应两个维度开展相关实践。安亚强以老牛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为例,就一个完整项目周期内,如何在规划、设计、实施以及管护各阶段运用NbS系统性思考跟大家做了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413091317.jpg

本次COP15会议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全面总结全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谋划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老牛基金会在“树人树木”的价值理念下,未来也愿意与社会各界一道推动2020后十年全球生物多样保护工作,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