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老牛基金会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内蒙古林业厅等合作伙伴在内蒙古展开以维护北方生态屏障功能为目标的内蒙古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通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NGO等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实践干旱半干旱区关键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充分结合的示范区域,并将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区。
项目地所在地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是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是该地区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时光荏苒,如今项目已经进入第十一年。这些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用一张张老照片串联起一个个小故事,为您讲述项目的发展与成熟以及项目人的故事。
/ 1 / “您不再孤独”——老杏树的故事 最初的那一棵老杏树 | 来源:TNC 在项目最初,方圆几公里,只有一棵老杏树伫立在那里。孤独,却也坚韧。老杏树树龄据说已有百年,主干上分出的三个杈,每个都有成人的躯干那么粗。在村里老人的眼里,老杏树代表着一种精神,在黄沙漫天的日子里,总会准时孕育出水润润的浅粉色花苞,预示着在艰困中总能生出不竭的希望。 其实,老杏树也是我们项目工作人员的一种精神支撑。项目设计之初,面对着干裂的土地,如何实现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修复?如何打造碳汇林?我们曾一度摸不到头绪。但当看到静静伫立在眼前的百年老杏树,心里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现在的那一棵老杏树 | 来源:TNC 十余年过去了,老杏树依然孕育着水润的花苞,周围却少了黄沙。陪伴老杏树的还有油松、榆树、樟子松、山杏、杜松以及七八十种草本植物。环境好了,村民富足了,来来往往的人气也旺了。老杏树不再孤单。 / 2 / “树木高,平台需更高” ——观景台的故事 小树苗刚种下的时候 | 来源:TNC 当初在项目设计完成时,我们在二区项目地最高的山头上铲出了一个小小平台,可以全览示范区域,以期逐年观察项目点的变化。然而,我们慢慢发现这个平台已经远远不够用了,树木的生长完全遮蔽了视线,只够来辨识一下树种、数一数樟子松的年纪。近处的风景已完全看不见,更不要说远处的老杏树了。我们因此体会到,树木高了,“平台”应该更高,项目需要在更高的平台上不断地重新审视与修正,不能只满足于现状。 小树苗初长成 | 来源:TNC / 3 / “大雨过后的反思”——沟壑的故事 修复前的沟壑 | 来源:TNC 项目地位于黄土高原的北端,地表沟壑纵横是其标志性特点,示范区内分布着大大小小14条沟壑。项目开始之初,工作主要集中在坡面的植被恢复上。然而2013年夏季两场强降水后,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项目区新造林地旁边形成了一条20多米深的新沟壑。每次雨后,雨水夹杂着冲刷下来的泥土,像一把快锯侵蚀着径流道,越割越深,割下来的泥土与雨水形成泥石流在下游停下,埋没了庄稼、道路等。 由此可见,仅做植被恢复对于一个生态修复项目远远不够。我们认为,生态修复应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综合工程,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运用。以沟壑治理为起始,项目开始探索系统修复工程(RbD , Restoration by Design),实施生态修复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再看如今项目地中的沟壑,不仅不会再有雨水侵蚀,雨水还滋润沟底的植被,将生态修复成果稳定地连成一片。 修复后的沟壑 | 来源:TNC / 4 / “学会放手” ——鱼鳞坑、水平沟的故事 对比图 | 来源:TNC 在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鱼鳞坑和水平沟是保证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两种方式既可以蓄水、供给新栽树苗,又可以将水蓄积到坑里沟里、减少水土流失。项目在近三万余亩的示范区内种植,没有进行任何补灌措施,成活率超过90%,三年保存率超过85%,这主要归功于以上的技术措施。 但是2021年我们发现,鱼鳞坑和水平沟好像都变小了,里面变得满满当当。其实变的是树苗——它们已经长大了。对于项目来说,生态修复的主要策略是搭建一个防止生态持续恶化的基础,然后慢慢进行自然演替,逐步达到一个近自然状态,这样,就可以长时间存在并持续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这也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的一种形式。 小树苗渐渐长大了 | 来源:TNC / 5 / “看似概念高深的东西,其实就在身旁”——树荫的故事 最初道路两旁的小树苗 | 来源:TNC 在通往项目地的道路两旁,我们栽植了密度略高的树苗。项目头几年,炎炎夏日,我们每到项目地都会戴上帽子,炙热的阳光晒得我们无处躲藏,有时甚至只能到指示牌后暂避,享受片刻清凉。现在,这样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项目地,随便找棵树后面就可以避暑了,有时候调查的样地都在树荫里。 什么是生态服务功能?有些看似概念高深的东西,其实就在我们身旁。项目修复保护的“对象”实际上就是保护和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树荫可以乘凉;高覆盖度的植被可以减少沙尘,阻止沙尘暴的产生,防止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植被恢复与沟壑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这些都是项目生态建设的主要工作。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生态服务功能与社区的直接利益相关联,平衡生态与生产的关系,以生态保障生产,以生产促进生态,和谐发展,践行“两山论”。 现在道路两旁的树木 | 来源:TNC / 6 / “我们在成长”——调查的故事
十多年前我们在项目地开展调查工作 | 来源:TNC 项目开始时,我们与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社区居民、本地专家一起,进行实地踏查与调研,反复多次,各方共同确定项目的执行方案,以保证项目的科学性与本地适应性。记得那时候走在项目地时,常常遇到尘土飞扬,一天下来满头泥沙是经常的事。围巾是当地女性最常见的头饰。而现在,再走在项目地脚底基本踩不到土了,厚厚的草层已经将土与我们“隔开”。项目区内不仅不再黄沙遍天,近几年就连沙尘也没有出现过。 厚厚的草层已经将土与我们“隔开” | 来源:TNC 十年过去,曾经裸露的土地如今草木正茁壮生长。我们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也不断磨砺,在项目积累的宝贵经验基础上,逐步在其他地方继续开拓实践:例如巴林左旗的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锡林郭勒草地智慧管理项目等,无一不是在上述老照片呈现的故事中一一开拓而来的。 未来,我们将在林地、草地、农田等生态与生产系统,应用十年的经验总结——系统修复工程方案,继续在更广大的区域进行示范,与各方密切合作,在内蒙古广阔的干旱半干旱区进行推广。 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为当地社区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区域内的生态与生产平衡以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