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
——立足生态脆弱区地区,深耕可持续生态修复模
一、项目背景
项目地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开发区,和林格尔,是蒙古语,意思是20户人家。大约1600年前,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北魏王朝定都盛乐,并从此走向中原,当时这一地区土地肥沃、生态适宜,“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丽诗句就是描绘了那个时期的风景。但是由于后来不适宜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到清代,这里生态恶化,只剩下20户人家。
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从1978年,我国政府先后启动了“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多项大型的植被恢复项目,在局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整体形势并不乐观。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形地貌多样,山、丘、川兼备,是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2.8mm。这里正好位于中国的农牧交错带上,而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正是近50年来中国荒漠化进程最为严重的区域。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053 km2, 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0.7%,水土流失程度5000-10000t/km2;沙化土地面积39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1.5%;风沙土面积290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8.4%。另外,人们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水资源短缺愈加突出。在不断加剧的开发压力下,这些生态问题仍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前车之鉴提醒我们,必须修复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创伤,逐步建立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缓解并解决目前的主要生态问题,我们才有可能让这里的盛世永续。为此,2010 年8 月,老牛基金会联合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及内蒙古林业厅,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共同设计并启动了“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项目
二、项目目标
具体目标为:
1、实现干旱半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增强其生态服务功能(固碳、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产业原料、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美化等);
2、建立和示范绿色循环产业模式
3、探索关键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的方式和途径
4、通过产业减排和造林固碳减缓气候变化,同时分析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为设计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恢复方案和绿色循环产业提供依据。
具体措施:
在和林格尔县,以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背景,以解决当地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实现对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支持为目标,识别出县域内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域及其关键生态系统,修复2585公顷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退化土地,探索出可持续管理和经营模式,建立一个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修复的成功典范。从四个方面入手,推动生态修复。
(一)探索并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方法
2012年项目在和林格尔全县范围,探索出适宜于干旱半干旱区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方法。该方法引进生态区评估方法,考虑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通过对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重要生态系统、物种进行评估,确定评估区生态修复与保护优先区域,并根据重要生态功能关键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现状叠加分析,确定生态修复与保护的优先区域与修复目标。该方法可以落地的指导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得到临近盟市的认可,2015年与赤峰市政府联合完成了赤峰市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
(二)示范科学的生态修复模式
1、开展实施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工程
在和林格尔的优先修复区中识别出2585公顷退化土地,开展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修复示范,并将其中的乔木种植打造符合CDM标准(清洁发展机制)的林业碳汇项目。在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之后,于2013年1月在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在此基础上,该项目在项目开展初期便加入多重效应设计,希望在考虑碳汇的同时兼顾当地社区发展以及本地物种多样性的协同发展需求。成功获得了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标准(CCB标准)金牌认证,预计在未来30年的计入期内,固定22万吨二氧化碳,其中的16万吨已经获得华纳迪士尼公司的认购。“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中华慈善奖(第八届)“最具影响力项目”,入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解决方案数据库”优秀案例。
2、完成盛乐植被恢复实验示范区内10条沟壑治理的整体设计与治理工作
由于项目区地处和林格尔县北部,属于山地丘陵区地貌,坡陡沟深,植被盖度低,岩石裸露,地势险要,土壤肥力低且漏水漏肥现象严重。项目将生态垫与生态袋相结合的植物修复措施与工程修复措施相结合,逐步控制坡面径流冲刷和沟道土壤侵蚀,恢复沟道的水文形态和生态功能,保障下游生态安全和生态修复成果。
3、示范可持续管理
如何将生态修复的成果转化为社区盈利的工具是项目的一个重要工作。项目区处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项目区经过几年的恢复其生产力已经有大幅提升,如果任由社区按照原来传统的模式进行生产活动,土地二次退化将无法避免,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基于此项目开发了林下养殖、整体可持续放牧管理、生态旱作农业等可持续管理模式,并向社区推广,实现修复地的可持续管理。
以生态旱作农业为例:过去由于过垦、滥挖、滥采等原因使项目地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坡下的耕地由于严重的风蚀和水蚀,大量肥沃的表层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为此农民不得不增加化肥的投入量,维持生活,造成土壤污染、资源浪费,还增加农业生产成本。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恢复山上植被,乔、灌、草相结合形成绿色屏障,庇护山下耕地;在耕地上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的保水能力,通过进行合理的农作物种植及旱作管理技术,使耕地投入比原来降低,不进行任何灌溉的情况下,实现产值高于原产值25%以上。农民看到了生态修复为其带来的收益,迫切要求掌握农业种植技术的同时希望加强对修复地管理。如此生态修复的生态价值可以直接转化为社区实际的经济效益,社区就是自家维护生态修复成果,并且有参与生态修复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可以实现修复地的可持续管理!
4、示范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从监测数据可知,十四个监测点的地下水位埋深从1977年的平均地下5.2米增加到了2012年的平均地下39.7米,这意味着35年前在监测点只需打五米左右的井就能出水而现在则需向下挖近四十米的才能获得水源。整体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示范项目计划将分为三个步骤开展实施,第一步是水资源总体评价及供需分析,第二步是节水潜力分析及示范工程,通过前期分析发现,和林格尔80%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而农业灌溉大部分还是应用大水漫灌的传统模式,水资源浪费严重。第三步是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案。截至目前项目已经完成第一步整体评价及供求分析。下一步项目将就农业节水进行潜力分析与示范。
三、项目成果
和林格尔的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对关键地区生态系统的修复,逐渐建立地方的生态安全格局,同时实现了多方共赢。
(一)生态效益:增加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生物多样性增加。项目开始时项目地植被种类不足30种,截止到2014年各样地植被种类已达到77种。而以前项目地逐渐消失的狐狸、獾等兽类,斑翅山鹑、环颈雉、阿穆尔隼、凤头百灵等鸟类又慢慢的逐步频繁出现在项目地中。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加强。通过人工造林、围封等措施,再加上以生态监测结果为依据的管护手段,提高植被覆盖度、控制土地退化趋势、保护生物多样性。
3、为减缓气候变化所作出的贡献。项目依据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划在和林格尔的优先修复区中识别出2585公顷退化土地,开展樟子松、油松、柠条、山杏、沙棘等苗木的混交种植。
(二)社会效益:带动社区发展、吸引社会资源
1、对社区发展的带动效益。除了生态效益,项目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对当地社区发展所提供的帮助及带动作用始终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据统计,项目区内约74%的人口属于国家贫困人口(中国政府最新公布的贫困标准为2300元人民币),其中部分地区年人均收入仅达到800元左右。因此,项目在设计之初以及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社区的发展需求。项目采取“自主、自愿”的原则吸引当地社区参与到生态修复保护中。单就碳汇造林项目而言,项目预计将使当地社区居民人均年净收入较2011年相比平均增加160.7美元,创造出114.1万余个工日的临时就业机会,以及18个长期工作岗位。目前为止,本项目使4个乡镇、13个行政村的2690个农户受益,受益人口达到一万余人。而管护期通过林下养殖、旱作农业、可持续放牧管理及合作社等形式与社区共同探索可持续的“生态扶贫”模式,一年来已使合作社部分农户户均增收8890元。
2、对社会资源的吸引效益。随着项目的推进及开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正通过不同的方式积极的参与到项目地的生态修复与发展过程中。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外,不同的社会资源,如科研院所、NGO、企业还有项目地的社区居民都以不同形式,共同参与到生态修复过程中,共同维护和巩固生态修复成果。
(三)经济效益:潜在经济效益每年约1500万
通过多年的工作和努力,该项目已在探索如何有效并可持续的将修复地所产生的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上转化方面取得初步成果。据估算,项目开展至今,通过修复所恢复项目地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价值所产生的潜在经济效益每年可达约1,500万人民币以上。其中主要来自于四大方面:通过遏制土壤风蚀和水蚀所减少的经济损失,通过草地恢复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林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修复地所提升和改善的生态服务功能向周边土地辐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